法国孩子的艺术课竟然是体育老师教的|私人笔记
戴亚楠的试验田,艺术自然生活都是教育的资源
著有畅销书《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
[生命合伙人]第二部《家庭美育必修课》即将出版
这些年为了[生命合伙人]家庭美育系列的写作,参加了不少艺术教育工作坊和讲座,3月初参加了一个法国教育部两位艺术教育专家主持的主题为[敏感性教学]的工作坊。
工作坊笔记整理一下,发现几个亮点:
1、法国小学生的艺术课都是“体育老师”教的
2、如何跟家长解释艺术教育理念?法国家长没这个问题的!
3、艺术课上没有“废画”,一切都是教学的契机
什么叫做敏感性教学?
这次大部分参与者都是国内艺术机构的一线老师,应所以交流的很多内容都相当地接地气,和教学直接相关,目标在于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工作坊的主题就很新鲜——“敏感性教学”,在两天当中,关于这个概念的理解不断被刷新。
“一个人能接受不同东西的开放状态,及时地接受周围不同的信息”。
敏感性教学不仅是培养儿童的敏感性,更需要通过培养教师敏感性来实现。
在看到的课程实录视频里,老师拿出一幅作品,不是在介绍知识,而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在主讲人海吉.贝荷娜的现场也看得出,就一幅作品不断提出问题,引发观察和思考的过程是非常需要相当的内功的。
敏感性教学在实际的课堂中大致就是[给孩子留出空间]。看到、分析、表达都是儿童为主导,而非高度结构性的课堂。最简单的教学是拿出作品给出标准答案,而不容易的是通过不断的提问引发孩子主动的探索和思考。
比如我看到的一个国内儿童课程,非常强调“马奈不是印象派”这个知识点,其实各种流派说法各不相同,这个知识点基本是无效的,重要的是,看到作品的孩子能够仔细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和他的个人经验结合的表达。如果一定要介绍点儿知识,反倒应该是“马奈这个人身份很尴尬”吧。
敏感性、留出空间、和“探究式学习“是非常贴近的说法。
现场视频:法国校内艺术课实录影像
艺术教育培养的四种能力
这不是一个能力清单,四个能力都是综合和内在的,其实这和美国艺术教育理念所强调的[BIG IDEA][Enduring Learning]异曲同工,也就是不是画好一张画的能力,而是能够伴随儿童一生的艺术能力并且可以迁移应用在未来生活及学习领域。
第一种能力:从艺术经验到创作的能力
通过感官适应造型语言元素、材料,以及学会观察,不仅描绘对象,更是用多样性的形式“积极创作”的能力。
第二种能力:完成一个课题的能力
尊重公共的环境、工具和材料,把一个艺术项目从规划到完成的能力。针对不同性格的儿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协助和鼓励。
第三种能力:表达
对他人表达,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解释作品形成的想法。即便不符合老师的预期,只要有自己的逻辑能解释清楚创作的思路,也是可以的。
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在创作中才有清晰的思路,知道该怎么做。
第四种能力:在博物馆欣赏艺术品
对不同地区的艺术史有所了解,对重要作品有认识,不需要记住时间年代,有概念就可以。不是必须学习伟大知名的艺术家,也可以和正在阅读的绘本画家产生关联。
在欣赏艺术品的时候,低龄儿童不必按照时间轴来介绍,以点的方式介绍就可以。还可以非常开放,把艺术作品和所学领域关联起来,比如马蒂斯和舞蹈,比如某个当代艺术和光的学习,这种联系对学生是很有启发性的,对所学课题立体化的认识很有帮助。
如何向家长解释艺术课?
专家:法国没有这个问题
工作坊介绍的法国艺术教育的风格和美国不太相同,侧重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和培养和对课程品质的监督,根据艺术教育大纲教师可以灵活地进行教学并与各个学科整合起来。虽然并没有提所谓PBL的概念,但已经融合得相当自然无缝。
而工作坊上的一线艺术教育者大都来自艺术机构,也就是父母要额外支付费用来上这个艺术课,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如何向付费的父母来解释这样一种致力于长期能力提升而非短期视觉呈现的教学呢?
海吉.贝荷娜(右一)和让.波海尔(右二)是工作拍档也是伴侣。他们都是艺术家,二人一直同框分享,风格不同但非常默契
当老师们提出这个“关乎生存”的重大问题时,侃侃而谈的专家听完翻译的话沉默了,她简短回答“法国没有这个问题”。
在笑声中,我莫名地悲从中来。这些年看到很多艺术教育者在努力地升级教学理念和方法,虽然尚有差异但一直在进步。但这个进步最大的阻力其实恰恰又来源于“希望为孩子好”的父母。
不禁想起一个艺术机构老师讲的真实经历:一个小男孩在小区内新开的机构体验艺术课,因为画的没有别的小朋友好,被爸爸当场拖出去胖揍。虽然是一个极端案例,也看到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解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们还在努力回答“艺术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学艺术”“升学可以加分吗”这个层面的问题。
一直在喋喋不休的“家庭美育”其实是希望大家能够对艺术多一点了解,对艺术教育多一点思考,学会从本质上判断哪些是对孩子成长真正有益的艺术项目。
希望有一天,我们也可以说“中国没这个问题”。
孩子们接触不同的艺术语言,用光做创作材料的集体项目
艺术课竟然就是“体育老师”教的
旅法妈妈亲自验证
贝荷娜还介绍到法国教师资格证要经过多么严格的考试,艺术教学的考试要在评审委员会上重现课程教育的场景,并回答各种问题:
比如,如果一个孩子不小心把别人刚画完的画滴上更多颜料,你怎么办?
先排除一项,如果把这张“废画”丢掉,那么你就要被淘汰了。
如果你把这个意外当作契机,去给大家介绍“波洛克”,并延续到更多艺术家和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恭喜你,可以拿证了。
这个形式的考核,可以把申请者学到的很多教育的原则,放到教学的实践中去验证,否则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
听得出,督查大人挺享受这一趴工作内容的,然后她又介绍说,要成为教师,还需要参加更多科目的考试,比如法语、艺术、数学、以及——体育......
大家惊到了,为啥还要考体育啊......
这就要带出法国的教育艺术教育的体系,幼儿园艺术课每天都有,小学阶段艺术课是每周一个小时,由一位老师负责所有科目的教授,所以艺术和体育必须都能教才行,而到了中学阶段才终于把科目分开,有了专业的艺术教师。
所以,法国孩子的艺术课还真是体育老师教啊。
昨天我向好几年前就参加过妈妈绘画课,这几年又拖着俩娃跑到法国逍遥的文艺青年妈妈朋友丽丽安验证了工作坊的内容。作为身处其中的妈妈,她对现实做了另一个角度的阐述。大致意思是,
孩子估计不知道自己在上“艺术课”,
而妈妈更不清楚学校竟然有艺术课,
因为忙来忙去都是那个老师!
父母和孩子不知道自己在上艺术课,
或许这就是艺术课的最高境界吧?
他们在做实验、在设计项目、在表达情感、在所有的科目中融入艺术,也在艺术中自然融入其他科目的学习。在上什么课,傻傻分不清又有什么问题?
邀请涂鸦艺术家和孩子们一起创作
当然,老师们可以用到的资源也非常多,学校和歌剧院、美术馆、话剧院、电影院这些公共文化机构都有多领域的深入合作。每个参观都有课件(工作纸)协助纪录,并且会引申到工作坊创作。
如何评估儿童的艺术创作
工作坊上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对于我们父母而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掌握关于“客观性”这个概念。
工作坊请来一些小朋友,现场来上艺术课。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如何对话、如何分析、如何评价每个人的作品
一个艺术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评价,好或是不好。但作为成年人,不可以把这个主观评价丢给儿童,如果一个艺术老师这样表达,那就是非常不专业的表现。
客观性涉及到课程设计的目标,比如说在欣赏了一幅毕加索的作品之后,老师通过提问协助学生发现作品中的元素,如颜色、线条、形状、对材料的感知等等。杜绝对于作品的直接临摹,但是老师可以提出明确的要求,用作品的元素来“创作”。
临摹是很多身边看到的艺术教育者会用到的方法,甚至在很多油画体验的活动里都会以“画一幅梵高”为卖点。但这样的临摹基本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学习,基于和原作像不像的目标没有太大意义。
艺术教育最终的目的不仅是对技巧笔法的学习,更是加深对所学艺术家的深入理解。学习如何全面地分析作品,用这位艺术家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才是真正的创作。
5岁、7岁两个小朋友经过分析梵高[罗纳河上的星空]之后的创作
如果目标是用梵高这幅作品的元素进行创作,那么上图这两位小艺术家的创作虽然和原作并不相同,但都完全达到了老师的要求,细心观察了艺术家的笔触(如右侧的灯光的水中倒影)、并且增加了自己所理解的可以出现在这里的元素(如轮船)。
即便在这个题目中,孩子没有完成以上两幅这么“完整”的作品,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期,如前面所说,只要他可以用自己的逻辑来解释作品,都是可以接受的。
补记
听到和自己价值观连结的教育理念,我都会有一个想法冒出来,如果我们小时候体验过这样的教育,是不是今天做父母的时候就已经自然习得,不要这么努力地去改变很多固化的观念。
不过再一转念,或许这就是这一代父母的使命罢,承上启下,在时代瞬息万变的时候,去吸收优秀的教育理念,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在自己的成长中去习得艺术的美的教育,他们为人父母的时候就可以云淡风轻地说“中国没有这个问题”。
2017年,《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上市后受到新生代父母追捧,参选当年[最受大众欢迎的50本图书]。
[生命合伙人]美育系列书第二部《家庭美育必修课》。本书正在出版众筹(如果您也有兴趣参与,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转发更欢迎↓↓↓)
长按二维码 参与众筹 获赠好礼
感恩各位读者支持鼓励,新书倾情回馈新朋老友。
想成为家庭美育导师影响更多的人?
2019年4月19-21日 北京